如果說2017年的大紡織產業(yè)是一部電視紀錄片的話,那2017年的服裝業(yè),就仿佛是這個紀錄片里不斷上下跳躍的“彈幕”,長短高低混雜著各種顏色,讓人看得眼花繚亂。就在這一年里,開店、關店、上線、下線、擴張、收購、實體、電商……這些關鍵詞高頻出現(xiàn),其核心則是一個字“變”。而在這個“變”字的背后,是行業(yè)的不斷洗牌。
一、關鍵詞:開店
說到開店,就不能不提美特斯邦威。2017年,美特斯邦威主品牌由單一休閑風格升級為覆蓋休閑、潮流、街頭、極簡、森系等五大獨立風格。緊接著,就在12月23日,美特斯邦威宣布100多家門店一起開業(yè)。而前一天晚上,美特斯邦威創(chuàng)始人周成建與“輪值店長”關曉彤,以及時尚達人Chloe、Alan、Yufie等人一起,于美特斯邦威上海五角場萬達新店開了場時尚party。
2017年10月,美特斯邦威集團陸續(xù)與印力、新城、萬達等優(yōu)質購物中心系統(tǒng)達成戰(zhàn)略合作,下半年更是迎來了新店開業(yè)的小高潮,從11月“一日十店”到12月“一日百店”。周成建日前透露,到本月底美邦將有約160家門店相繼開業(yè)。據(jù)悉,美邦已經與國內的商業(yè)購物中心簽下了20萬平方米的合作協(xié)議,明年開店會提速。
除了美邦,邁開大步開店的還有海瀾之家,盡管業(yè)內認為居高不下的庫存將會給品牌的發(fā)展帶來隱憂,但是這依然擋不住海瀾之家開疆擴土。2014年~2016年,海瀾之家門店數(shù)量分別為3348家、3990家、5243家,呈直線上升狀態(tài)。截至2017年9月,海瀾之家門店數(shù)量已經達到5608家。
二、關鍵詞:關店
服裝品牌高速開店擴張的另一面,是關店的新聞也層出不窮。2017年,掀起最大關店波瀾的,是那些曾經紅透半邊天的快時尚品牌。
統(tǒng)計數(shù)據(jù)顯示,ZARA的母公司Inditex集團毛利率自2013年開始走低,2017上半年甚至下滑至56.4%,今年2月,還關閉了中國區(qū)最大旗艦店;H&M集團同樣遇冷,2017年前9個月的銷售額同比上漲7%,凈利潤暴跌20.4%,放棄了每年在中國開設10%至15%家新實體店的目標;GAP集團經歷了連續(xù)七個季度的銷售額下降;UNIQLO母公司迅銷集團2017年伊始,就已關閉了4家國內門店。快時尚“速度后遺癥”漸顯,彰顯互聯(lián)網“快思維”破產。
更具戲劇性的是,12月5日,位于長沙華創(chuàng)國際廣場的H&M門店尚未開業(yè),就突然傳出要撤出商場的消息。由此不難看出,2017年國際快時尚品牌在華面臨擴張受阻的壓力。
業(yè)內人士認為,快時尚“跑馬圈地”,以規(guī)模擴張兌換增長空間的老方法已經漸漸失效,未來快時尚行業(yè)節(jié)奏放緩、走精品路線或許將成為主旋律。不論是關店、還是布局高端子品牌,包括慢下來、注重品質、設計趨向經典等表象實際上仍舊是為了迎合大眾需求而進行的調整,最終都是為效益最大化服務??鞎r尚品牌“變慢”,也是消費升級需求變化的一種體現(xiàn)。
三、關鍵詞:下線
早些時候靠電商起家的服飾品牌都以一路狂飆的姿態(tài)擴張,而如今,這些叱咤風云的服裝電商品牌,視線卻緊緊盯住了線下。匯美時尚集團董事長兼CEO、茵曼品牌創(chuàng)始人方建華在2015年就放出豪言稱要開出“千城萬店”。近兩年內,匯美旗下茵曼品牌在全國160個城市開設超過450家體驗店,其中近50家為直營店,2017年營業(yè)額預計超過3億元。在今年的雙11中,茵曼線下450家門店參與其中,開展同步促銷、營銷活動,增強互動體驗。淘品牌也學會了用“兩條腿”走路。
其實不僅僅是茵曼,早在2015年,初語就開始著眼線下,連開兩家實體店,掀起了線下實體店的浪潮;裂帛也在北京、上海等地開設了多家實體店,不斷豐富線下體驗;而號稱不開門店的韓都衣舍,也先后與美國高端戶外品牌Discovery Expedition、九牧王、YESCODE、23區(qū)等合作,打造新的品牌,并持續(xù)把品牌鏈接到線下。
如今,電商市場已從高速發(fā)展逐漸走向平穩(wěn)增長,紅利期消失。伴隨著網購市場的趨于成熟,品牌精細化運營取代原有的粗放式發(fā)展成為主流。消費升級浪潮下,人們對于品質消費的需求日益旺盛,傳統(tǒng)零售品牌在線上市場的號召力也愈加強盛。
四、關鍵詞:上線
對于線下服裝品牌而言,盡管一段時間以來,一些品牌僅僅把電商渠道當成了處理庫存的“下水道”,但是不可否認的是,線上渠道也一直是線下服裝品牌意欲扭轉困局的手段。
12月15日,H&M公布了2017年第四季度的初步業(yè)績。業(yè)績顯示,在該季度內H&M的銷售額同比下降4%,遠低于公司預期。消息一經公布,H&M當日股價午盤下跌15%,創(chuàng)下8年來最大跌幅。而就在同一天,H&M高調宣布與天貓達成戰(zhàn)略合作,旗下核心品牌H&M和H&M Home將于2018年春季入駐天貓。而此前,天貓上已經云集了優(yōu)衣庫、Gap、Zara三大快時尚巨頭。
電商對快時尚品牌的業(yè)績加成作用不可小覷。就在今年“雙11”當天,優(yōu)衣庫在天貓的單日銷售額就突破了6億元,而去年這一數(shù)字約為2.6億元。
此外,2017年更是可以被譽為奢侈品電商元年,不少奢侈品牌都在加速布局電商。GUCCI近日在微信小程序進行獨家發(fā)售,奢侈品牌Stella McCartney在天貓奢侈品平臺開設快閃店,Dior早就開始進行數(shù)字化嘗試,去年和今年七夕都在微信朋友圈進行了發(fā)售。
五、關鍵詞:并購
2017年3月,山東如意以1.17億美元的價格,從香港上市公司YGM TRADING收購了Aquascutum(雅格獅丹)這一有著160多年歷史的英國老牌。值得一提的是,收購外資品牌不僅能提高如意在服裝領域的影響,也能帶給如意更多的利益。
自2010年買入日本品牌Renown開始,如意集團在全球服裝板塊的布局逐步顯現(xiàn)。2013年,入股蘇格蘭粗花呢生產企業(yè)Carloway;2014年,如意成為德國男士西裝生產企業(yè)Peine Gruppe的主要股東;2016年,以13億歐元收購了法國時尚集團SMCP;2017年3月,拿下雅格獅丹;今年10月28日,山東如意收購英威達4大業(yè)務板塊之一的服飾和高級紡織品業(yè)務。
據(jù)德勤發(fā)布的“2017全球奢侈品百強公司”中,如意集團控股的法國SMCP和日本主板上市公司Renown Incorporated分別排名第51位和58位,如意也因此成為中國唯一通過控股進入服飾類奢侈品百強的公司。
展開大規(guī)模并購的,還有海瀾之家。8月,海瀾之家入股被稱為“中國ZARA”的快時尚品牌UR;10月,海瀾之家全資子公司海瀾投資以6.60億元,受讓英氏嬰童用品有限公司44.0039%股權,成為英氏嬰童的第二大股東?;蛟S一連串收購之后的海瀾之家,將不再僅僅是“男人的衣柜”。
有業(yè)內人士表示,國內品牌對于并購的熱情,無非是緣于一下幾點:直接獲得海外品牌自身的客戶群體;獲得海外品牌的先進的技術和產品;彌補品牌原先的定位空缺;推動集團多品牌戰(zhàn)略的實施;增強品牌競爭力,提升品牌的國際影響力??傮w來看,并購步伐的不斷加大,不僅說明如今中國紡織服裝企業(yè)的“財大氣粗”,也讓中國企業(yè)的國際化道路多了一個選擇。
面向顧客,持續(xù)改進,實施品牌戰(zhàn)略,必須是
經編未來 無限可能
云展云舒,龍行天下 并人間品質,梳天下纖維
印染機械 首選黃石經緯 印花機 絲光機 蒸化機